教 育
博 客 网



警告



欢迎来到我们的博客!
希望您能待得愉快!
如果您有任何不满的,
请按右上角红色的 "X".
谢谢!
*Best viewed in IE



星期日, 九月 07, 2008 ( 下午9:40 )
今天, 我们会跟大家介绍的节日是 : 端午节

端午节名称

每逢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,是华人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。端午亦称端五,“端”的意思和“初”相同,称“端五”也就如称“初五”;端五的“五”字又与“午”相通,按地支顺序推算,五月正是“午”月。又因午时为“阳辰”,所以端五也叫“端阳”。五月五日,月、日都是五,故称重五,也称重午。此外,端午还有许多别称,如:夏节、浴兰节、女儿节,天中节、地腊、诗人节等等。

端午节来源
关于端午节的来源,时至今日至少有四、五种说法,诸如:纪念屈原说;吴越民族图腾祭说;起于三代夏至节说;恶月恶日驱避说,等等。在民俗文化领域,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。屈原,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。传说屈原投江以后,当地人民伤其死,便驾舟奋力营救,因有竞渡风俗;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,但多为蛟龙所食,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,外缠彩丝,做成后来的粽子样。

端午节有很多不同的习俗, 像是赛龙舟,吃粽子等.

赛龙丹习俗成了游戏
賽龙舟
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。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,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。他们争先恐后,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。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。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,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。竞渡之习,盛行于吴、越、楚。 “龙舟竞渡”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。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,做竞渡游戏,以娱神与乐人,是祭仪中半宗教性、半娱乐性的节目。后来,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,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.


粽子形状的来传
端午节吃粽子,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。粽子,又叫“角黍”、“筒粽”。其由来已久,花样繁多. 据记载,早在春秋时期,用菰叶(茭白叶)包黍米成牛角状,称“角黍”;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,称“筒粽”。东汉末年,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,因水中含碱,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,煮熟,成为广东碱水粽。一直到今天,每年五月初,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、洗粽叶、包粽子,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。从馅料看,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;南方则有豆沙、鲜肉、火腿、蛋黄等多种馅料,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。吃粽子的风俗,千百年来,在中国盛行不衰,而且流传到朝鲜、日本及东南亚诸国.以下是祖国各地的特色
粽子。















苏州特色的枣泥粽子,甜甜红枣的馨香,是选用上等的金丝枣,煮熟后去皮去核捣成泥,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适量的油脂制成馅,裹扎时馅里还夹一块肥肉,煮熟后晶亮甜美,油润清香,透着江南古城甜美柔嫩的味道,酥酥油油的枣泥让人难忘。














海南粽子,海南地处热带,首先这个包粽子的粽叶就和北方的粽子不尽相同,一般选用芭蕉叶包成方锥形,一个粽子的重量约为半公斤左右。代表性的特色馅料有红烧鸡翅、腊肉等等。















台湾的烧肉粽子,台式粽子有浓郁的闽南风味,品种丰富,其中以烧肉粽子最为流行,台湾烧肉粽子的“内容”丰富,由猪肉、干贝、芋头、蛤干、鸭蛋等组成,肉类、海鲜类、蔬菜都被包含其中,形成了终年可见的传统小吃。













四川的辣粽,通常先把糯米、红豆浸泡5至6小时,将水倒出,放入椒粉、川盐、味精和少许腊肉,用粽子叶包成约60克一个的四角粽。吃起来香辣适口,风味独特。因制作工艺复杂,其口味当然特!

我们也找到一段叙述了端午节的由来的动画片, 希望这样能让大家更加了解端午节!谢谢!
(按这里)






请给我们一些评语,
记得要用华语哦!





出口
link
link
link
link
link
link
link
link
link
link

过去, 现在, 未来
七月 2008
九月 2008


谢谢 designer DancingSheep





关于我们

2e3
赵仪霖-组长
陈美憓
冯仁杰
李子安
陈智恩